<listing id="plp7t"></listing>

      <output id="plp7t"></output><em id="plp7t"></em>
      <em id="plp7t"><big id="plp7t"><menuitem id="plp7t"></menuitem></big></em>
      <sub id="plp7t"><big id="plp7t"><i id="plp7t"></i></big></sub>
      <address id="plp7t"><track id="plp7t"><delect id="plp7t"></delect></track></address>

        2024年“三北”六期工程項目開建
        涉及6市(州)31個縣(市、區、行委)國土總面積35.62萬平方公里

        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24-10-15 09:25    編輯:易娜         
        QQ圖片20241015063009治沙現場。趙俊杰 攝

          10月14日,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黃河沿岸的沙丘地帶一派繁忙景象,在共和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的組織下,當地群眾正在俯身鋪草、揮鍬壓埋、填沙整型,以人工鋪設草方格方式設立沙障,也標志著我省2024年“三北”六期工程項目正式拉開序幕。

          青海“三北”工程六期建設區涉及西寧、海東、海北、海南、海西、黃南6市(州)的31個縣(市、區、行委),國土總面積35.62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州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總投資2.21億元,建設規模封山育林6萬畝、人工造喬木林6萬畝、退化林修復2.6萬畝、工程固沙6萬畝、退化草原100萬畝、圍欄封育120萬米。通過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提升項目區林草植被質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翻開青海省荒漠化土地分布圖,在黃河龍羊峽庫區北岸分布著大面積的黃色板塊,這便是多年受風沙侵襲的海南州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經過無數人艱辛的努力,如今這里沙漠蔓延的速度得到遏制,展現在眼前的是另外一番景象。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沙丘上覆蓋著整齊的草方格,固沙效果極為明顯。

          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態修復項目是我省高寒干旱地區治沙模式的縮影,是在高寒沙區走出的一條成活率高、見效快的治沙造林新路子。“十三五”期間,全省通過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實施規?;郎持紊?、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統籌推進沙化土地治理,在風沙線構建綠色屏障。其中,柴達木盆地、三江源地區沙化土地面積總體減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環青海湖地區沙化程度持續逆轉。

          共和縣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助理工程師甘成寅介紹,青海“三北”工程六期共和縣2024年—2025年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2.21億元。目前該項目中固沙及草原圍欄封育已進場施工,預計11月中旬完工,剩余工程于明年3月開始進場施工。通過項目建設,改善黃河南岸生態環境,減少風沙對黃河南岸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并大大減少每年從沙珠玉沙區向黃河輸送的沙土量,達到對沙區的治理以及防風固沙的目的。同時,提高土壤的抗風蝕能力,有效減緩地表徑流、減少沙塵、凈化空氣,使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良性循環。

          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荒漠化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環青海湖地區、三江源地區等,呈現分布區域廣、海拔高、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壤質地疏松、土壤鹽漬化嚴重且沙化速度快等特點。近年來,通過“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助試點等項目的實施,在防治土地沙漠化方面探索出了工程固沙與生物固沙相結合的成功路子。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_av资源在线播放韩国_久久免费露脸国产_亚洲国产精品艾草